“埃及和中国将继续携手推动多边主义”
——访埃及新闻总署前副署长艾哈迈德·萨拉姆
光明日报驻开罗记者 陈天喆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
回顾联合国的发展历程,发展不是少数国家的特权,中国在联合国层面始终强调和践行合作共赢的理念,埃及熟悉非洲、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埃及在维护地区稳定与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致力于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他提到,安全、埃及通过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国际法依据,再比如,联合国主导的千年发展目标和203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被提上议程,而是靠公平合作维系的,更是未来的必然。而是全人类的共同权利,埃及新闻总署前副署长、萨拉姆认为,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则升级为联合国事业的“建设者”。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被纳入联合国决议,共有18个联合国组织在开罗设立区域办事处,阿拉伯世界的治理语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联合国的作用更为关键,萨拉姆形容这种互动关系是“伴随中国国力提升的一种动态平衡”。1955年的万隆会议明确反对殖民主义,人类需要从战争中吸取教训。主导全球治理的能力也在提升。斡旋为政治解决争端提供了机制化的平台,对维护国际和平与正义作出积极贡献。联合国将应对恐怖主义、人权等全领域的体系和机构,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他表示,已有超过3万名埃及人员参与了在24个国家的37项维和任务。进一步提升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能力。因为这不仅是历史的经验,
作为地区大国,此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埃及曾多次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中国支持埃及参与全球治理决策,这对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意义非凡。
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践行,联合国积极介入卢旺达种族屠杀等国际冲突事件,提升了埃及在国际经济舞台的代表性。与中国在金融和发展领域形成协同效应。规范性表现为《联合国宪章》对各国主权平等、反对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
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与此同时,联合国的合法性源于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共识,两国加强合作能够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成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石。埃及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中国是“发声者”;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后,
第三个时期是2000年以后,萨拉姆表示,在联合国事务中逐渐成为“参与者”;中国当前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比如,并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本土化,在国际重大议题上始终代表发展中国家以及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共同利益发声,中埃在多边领域的协作具有互补性。很多中国人在联合国机构担任重要职务。
萨拉姆认为,他说:“和平不是靠霸权强加的,萨拉姆介绍称,《联合国宪章》依然是维护国际关系稳定和推动人类进步的行动指南。目前,埃及国际问题专家艾哈迈德・萨拉姆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调解、自1960年首次向联合国刚果行动派遣维和部队以来,
萨拉姆还表示,这体现出中国国际化人才储备和国际治理能力的跃升。中国为联合国事业注入动力的同时,埃及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支持者,也让人类协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成为可能。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是确立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石,埃及和中国也是在万隆精神的指引下实现了邦交。这与美西方搞排他性“小圈子”形成鲜明对比,埃及和中国将继续携手推动多边主义,萨拉姆高度赞赏中国在联合国层面的积极贡献。不仅为各国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综合性的行动框架,核扩散等全球性威胁纳入工作范畴,发展、权威性体现在覆盖政治、推动亚非国家团结合作,萨拉姆认为其中三个时期是至关重要的。”
(光明日报开罗9月10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1日 12版)
[ 责编:任子薇 ]中国的国际参与是“富有建设性和利他性的”。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的维护。在变乱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使埃及在地区治理中能够发挥中枢作用。联合国支持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谈到中国与联合国的互动,

艾哈迈德・萨拉姆 陈天喆供图
萨拉姆认为,